今年以来,按照中央和省委统一部署,烟台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围绕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高起点谋篇布局,高质量推动落实,高标准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市委农办、市农业农村局会同市财政局,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启动开展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创建工作。
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创建,以乡村振兴重大项目为基础,以各类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为突破口,以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为支撑,以示范区创建为载体,探索建立乡村振兴新机制、新经验、新路径,做到“一区三联”,即区内主导产业相联、基础设施相联、特色风貌相联。
另一方面,省、市、县三级同步开展示范区创建,形成三级联动、梯次推进工作格局,合力推动示范创建。每个县(市、区)每年集中连片选择 20个左右(10-30)行政村、覆盖 20 平方公里左右的面积,创建一个县级乡村振兴示范区。每年由县级示范区择优支持创建市级示范区,由市级示范区中择优推荐创建省级示范区。到 2022年,全市创建省级示范区 8 个、市级示范区 22 个、县级示范区30 个。
在重点任务上,主要是实施“六个双提升行动”。一是实施乡村产业发展“双提升”行动。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和高质量发展水平,每个示范区培育1—2个特色鲜明、有一定规模的主导产业或园区。二是实施农村环境治理“双提升”行动。提升农村生活环境质量和生态环境质量,村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8%以上,污水集中处理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三是实施村级组织发展“双提升”行动。提升村级党组织建设水平和集体经济发展水平,示范区内村均集体收入每年不低于10万元。四是实施农民技能收入“双提升”行动。每个示范区建设至少1处乡村人才技能培训基地,示范区内农村劳动力普遍掌握1—2门实用技术,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全县平均水平20%以上。五是实施乡村文化旅游“双提升”行动。加快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打造业态丰富、功能完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乡村旅游集群片区。六是实施农村改革“双提升”行动。提升农村资源活力和金融服务水平,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大乡村振兴基金对示范区建设的投入,激发乡村内生动力。
目前,经过县级申报、市级审核、省级评审等程序,2019年省级、市级示范区创建名单已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