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70611004264003A/2024-00828 成文日期: 2024-01-31
发布机构: 福山区发改局 组配分类: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

烟台市福山区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计划草案

日期:2024-01-31 00:00    来源:福山区人民政府

字号:

一、2023年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面对纷繁复杂的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工作任务,全区上下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锚定“保持全市第一方阵”目标要求,鼓足干劲真抓实干,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平稳健康发展。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下同)增长7%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2%左右;外贸进出口增长2%左右;实际使用外资规模保持总体稳定;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6%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万元GDP能耗等指标控制在市下达指标以内。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5.18亿元,增长6.4%。先后获评“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区”“山东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山东省质量强区”等荣誉称号。

——实体经济扩量提质。发展规模不断壮大,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6家,总量超过300家,产值达到546.5亿元,其中,产值过亿元企业达到80家。发展层次持续攀升,51个项目列入省市重点技改项目导向目录,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3家、国家级绿色工厂1家、省级重大产业攻关项目1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家、省级瞪羚企业2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80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20家。发展环境持续优化,全年新增减税退税4.14亿元,惠及市场主体2.9万户次,新增企业贷款投放85.18亿元,累计化解不良贷款2.87亿元。

——双招双引成效显著。项目引建再创佳绩,签约通用咨询新能源汽车科创园等21个产业项目、总投资740亿元;中冶天工、葛洲坝集团等大型央企子公司先后落户,潍柴弗迪电芯生产基地、潍柴新能源动力产业园等引领性重大项目落地生根;东星磁材、中盛药化等17家企业增资扩产、裂变发展;37个项目纳入省市重点盘子,总投资超过1400亿元。招才引智卓有成效,获批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2处,省海外高层人才工作站1个,引进博士20人、硕士401人、大学生2850人,省“外专双百”计划、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工程实现入选“零突破”;人才效应发挥显著,高价值专利增长率考核居全市首位,全区主导或参与国家标准总量达到35项。

——现代服务业提档升级。文化旅游、现代物流、商贸消费、现代金融等行业蓬勃发展,全国首家大樱桃主题民宿途远悦樱乡居建成营业,烟台众乐悦幕电影城、米客酒店实现升规纳统,费舍尔人工智能与跨境电商产业园、川宇物流二期建成投用,坤泰股份在深交所首发上市,直接融资4.1亿元。全年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13家,重点行业营业收入增长27.5%,服务业增加值预计增长6%以上。消费活力充分释放,成功举办首届福山河畔音乐节暨第十七届烟台大樱桃节,入选首批“省级体育消费试点区”,开展促消费活动30余场,拉动消费10亿元以上。

——改革攻坚成果丰硕。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动态调整实施行政许可事项106个,政务服务“好差评”系统好评率超过99%,1000余项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纳入省“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总门户运行,创新推出“不见面开标”交易新模式,率先实现烟台市全域公共资源交易远程异地评标“互联互通”,专家评审“云签”全覆盖。要素保障机制更加完善,27个专项债项目通过国家审核,数量全市第1,争取资金13.91亿元;累计争取政策416条、项目261个,总量全市第2;上报建设用地35批次、全市第1,拟征地总面积3908亩,全市第2。园区改革动能澎湃,推行“零地招商”,恳特金属科技等26个项目落地扎根,盘活厂房11.5万平方米。

——城市品质持续升级。城市更新步伐加快,配合市级完成45.1平方公里建成区城市体检,完成45个老旧小区改造,惠及群众1.6万户,老岚水库安置区等4个安置区顺利交付。路网体系更加健全,启动云龙山路西延等13条道路建设,规划横二路、聚福路南延等4条道路已完工,打通4条丁字路、断头路。城市空间继续拓展,盘活处置批而未供、闲置土地和城镇低效用地3400余亩,完成房屋征迁900余处,土地清障1.6万余亩。市政设施更加完善,修复路面3.2万平方米、修铺人行道1.1万平方米,增建公厕24座,新建和改造泊车位600余个,完成公交站亭改造880处。城市功能显著提升,25个项目列为市级海绵城市示范项目,疏通排水管网142公里。城市环境持续美化,新建街头游园4处,栽植乔灌木1.4万余株,更新退化草坪约7.5万平方米。

——乡村振兴扎实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14个市级果业高质量发展项目启动实施,完成老龄果园改造、设施栽培5000亩,山东兴程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被认定为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张格庄“樱桃小镇”获评第二批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回里镇上榜省级农业产业强镇,8个村获评省级乡土产业名品村,4个村获评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农村环境更加宜居,142个行政村完成生活污水治理,3个省级美丽乡村通过市级验收,美丽庭院建成率达到47.5%。农村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新建改造农村公路101公里,全区行政村公交通达率达到100%,7200余户农村清洁取暖完成改造,新增农改厕200户。

——重点片区加速崛起。夹河新城,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紫东路、王懿荣大街改线、城市科技学院配套路等6条道路已完工,城乡供水一体化完成水厂建设及设备联调联试,内夹河生态带完成栖鹭洲至两甲桥片区建设;产业项目提档升级,智慧物流电商产业园竣工投产,联东U谷新入驻德杰康生物科技、盛元医药耗材等6个项目,烟台城市科技职业学院获批专科层次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9月实现招生开学。智造芯城,新能源汽车产业园成功纳入全市首批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特色产业园区。谋划了涵盖基础设施、新能源、河道治理等总投资约35.6亿元的39个建设项目,全年完成投资约18.9亿元,新能源汽车创新中心、中质国检等10余个重点工程加速建设,智造芯城亮化、三亚路绿化、博世华域电力专线等8项工程已完工。高铁新城,高铁站房主体提前1个月达到交付条件,站前广场高架桥主体完工,高铁安置区、云龙山路西延、福潭路涉铁路段等工程加快建设。

——民生事业全面进步。民生领域财政支出高水平运行,支出占比达80%以上。教育事业蒸蒸日上。完成格中等6所中小学改扩建,天立高中二期主体封顶,新增5所公办幼儿园,被山东省和教育部确定为全市唯一的省级、国家级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试点区。卫生事业稳步前进。成功创建全省县域养老服务体系创新示范县,增加护理型床位700张,医养结合率达100%,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到1660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达到4个。创建省市区级示范标准村卫生室95处,区级以上示范标准率达79.2%。文体事业持续繁荣。累计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和公益培训5000余场,服务群众40万余人次。举办山东省第六届冬季全民健身运动会、烟台市第四届龙舟大赛、“福BA”等各类赛事活动60余场。社保水平巩固提升。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至每人每月1001元和800元,城乡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分别提高至每人每月1402元和1120元,累计发放低保金1759.09万元,特困人员供养费1208.29万元。就业形势保持稳定。举办各类招聘活动120场,提供就业岗位5000余个,开发安置公益性岗位4247个。新增城镇就业6700余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社会治理水平显著提升。深入推进“全域全科”网格化服务管理机制,平台累计接入6个系统139万余项基础数据,通过手机上报事项超过26万件次,办结率达到98%。“一排底线”扎实稳固。深入推进“查问题除隐患防事故”等安全生产专项行动,累计检查生产经营单位2.6万家次,查处问题隐患1.9万处。顺利完成7717.46吨粮食轮换,确保地方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完好、储备充足。同时,生态环境、市场监管、退役军人、双拥、统计、档案等其他各项社会事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

各位代表,2023年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各项工作进展良好,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不足,主要是:内外部环境依然严峻复杂,世界经济滞胀压力加大、复苏困难,经济社会发展仍然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有效需求不足、一些行业产能过剩、风险隐患仍然较多,经济大循环存在诸多堵点,企业“增产增收不增利”现象仍然较为普遍,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外资外贸持续承压,底线工作不够精细,本质安全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城市功能仍待完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离群众期盼还有一定差距,等等。对于上述问题,我们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24年主要预期目标和工作措施

2024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的攻坚之年,也是我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跨越赶超、攻坚突破的关键之年。在实事求是基础上,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2024年主要计划指标初步安排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外贸进出口量稳质升,实际使用外资规模稳定;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左右;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保持稳中有升,城镇登记失业率、万元GDP能耗等指标控制在市下达指标以内。

新的一年,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各项决策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牢固树立“工业立区、产业强区、开放兴区”的战略定位,坚持以党建为统领,以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产业升级为主攻方向,以项目建设为主要抓手,以城市更新和乡村振兴为突破重点,以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强化支撑保障,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对外开放,奋力在新起点上开创福山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抢抓省市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重大战略机遇,聚焦产业发展,坚持链式思维,厚积高质量发展新优势。一是做大做强优势产业。一体化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园,按照“一图五库四清单”思路,围绕“大三电”核心部件等领域招大引强,全力再引进标志性项目4-5个,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强链扩链、聚链成群,力争年内创明锂电池项目主体完工,潍柴新能源动力产业园一期、新能源汽车创新中心建成投产。装备制造产业,优化提升矿山机械、制冷机、数控机床等装备产品,加快打造高端铸造产业园,布局精密铸造项目,全面提升装备制造技术水平,力争年内福嘉新能源完成施工建设,德通电子、德丰数控完工投产。高标准建设绿色建造产业园,洽谈对接三一筑工、长沙远大等企业,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打造低碳化、数字化、智能化新型建材产业基地。二是推动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整合提升现代物流产业,梯次推进主城区内小、散、乱物流企业有序搬离,以黄渤海国际陆港为新承接载体,加快构建定位清晰、错位发展的现代化物流产业空间布局。精心培育文旅产业,借助“鲁菜之乡”品牌影响力,精心打造网红民宿和田园综合体,有机串联王懿荣纪念馆、门楼水库、峆㠠寺、农业采摘等特色资源,精心策划精品旅游线路,着力打造烟台市区休闲旅游的“后花园”;加快突破冰雪文旅城等商业综合体项目,打造新型消费中心。依托美航健康特色小镇、象楠中医产业园等医疗养老产业载体,创新医养健康服务模式,发挥全省县域养老服务体系创新示范区带动作用。三是谋划布局新兴产业。加快5G基站、充电桩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积极融入数字经济浪潮,年内新培育1家以上省级中小企业数字化促进中心,力争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方面实现突破。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梯次推进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建设,有序开发集中式光伏项目,推动总规模500MW的市场化并网光伏项目和华能燃机项目加快建设。着力引建氢能储能项目,平衡电网运行,以能源体系建设支撑新型电力系统。

——全面扩大对外开放,积蓄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抢抓烟台迈入万亿城市行列的重大机遇,深度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一带一路”、RCEP等重大战略,持续提升贸易投资合作水平和质量。一是大力实施项目招引。发挥上海办、武汉办对外招商桥头堡作用,突出日韩欧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重点招引创新型、基地型、补链型、终端型项目,持续抓好总投资700多亿元的50个重点在谈项目,力争全年引进重点产业项目15个以上。鼓励重点企业开展兼并合作,深挖制造业、高技术外资增长潜力,在保持总量规模的基础上,持续优化调整外资结构。二是全力推动项目建设。紧盯今年初步确定的123个省市区级重点项目,发挥重点项目推进领导小组和要素保障专班统筹协调作用,精准化解卡点问题,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推动潍柴等一批引领性项目应开尽开、能快则快,力争年内建设类项目开复工率和投资完成率达到“两个100%”。三是全力稳住外贸基本盘。深入落实全市22条稳外贸政策和“30+N”促进外贸措施,推动政策措施落地见效。鼓励企业开展经贸洽谈,引导重点企业发展外贸新业态,培育壮大跨境电商、跨境贸易产业集群,力争跨境电商业务规模突破1亿元。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激发创新发展新活力。进一步解决体制性障碍、克服机制性梗阻、开展政策性创新,切实用改革的手段破除阻力、激发活力、增强动力。完善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落实新划定“三区三线”,组织编制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完善“三闲”资源盘活机制,高效落实“标准地”土地出让制度、“亩产效益”评价制度,切实增进土地利用效率;力争全年争取土地指标1000亩以上,完成批而未供土地、闲置土地处置700亩以上。优化提升资本要素市场。开展“首贷培植”行动,增强金融服务小微企业能力;高质量组织召开政银企交流活动,着力提升区内企业金融服务质效;加快推动明远创意北交所上市进程,做好鑫海矿装和中盛药化等后备企业上市服务工作。整合提升数据要素利用水平。加快一体化大数据平台县级节点建设,推进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推动数字政府建设;高标准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深化推广电子证照在政务服务、行政执法等领域应用,全力打造“无证明城市”。打造最优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攻坚“高效办成一件事”,完善“3+2一窗联办”审批服务体系,持续提升行政审批服务效能;深化商事审批制度改革,完善企业登记和退出制度,继续降低企业制度性成本;常态化做好服务企业大走访工作,切实提升精准服务企业水平。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统筹实施技术改造、研发机构建立、高成长型企业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等创新工作。年内新增市级以上“专精特新”“单项冠军”等企业、载体20家以上,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达10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达90家以上。

——集聚发展重点片区,探索产城融合新路径。加快城市更新步伐,统筹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综合治理、生态环境保护等各方面工作,进一步焕发城市生机魅力。西部工业新区,统筹推进高疃、臧家庄、高新区福山园、经开区“两镇两区”做好整体规划,有序淘汰整合西部低效产业,全力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园、高端铸造产业园等特色产业园区,加快推进潍柴新能源、创明锂电池、奥朗等重点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产业结构,结合产业配套需求,适度完善教育、医疗、消费、居住等服务设施,打造西部产城融合副中心。夹河新城,积极融入夹河·幸福新城市级战略,高标准开发夹河岛等重点板块,加速与芝罘、莱山的融合发展。路网方面,加快推进双龙南路、污水管网改造等4个工程建设;公共服务配套方面,推动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完成水厂通水调试,第二实验小学配套工程、天立学校二期完工;产业导入方面,做好烟台城市科技职业学院等项目服务保障工作,推动中盛药化精馏技术研发及智能装备制造项目主体完工;招商引资方面,重点推进冰雪文旅城、新发地胶东半岛农副产品流通中心等在谈项目,力促项目早日落地。城市更新,抢抓新基建、海绵城市、绿色发展等政策机遇,扎实推动“三城联创”,加快推进住宅商服、旧城改造、退二进三等地块整理出让,进一步释放城市发展空间,推动总投资112亿元的45个城建重点项目建设。以潍烟高铁通车为节点倒排工期,加快高铁站房、站前广场、安置区等工程建设。完善路网体系,实施钟家庄配套路、康悦路南延等13条市政道路建设,改扩建磁阳路中段、港城西大街等6条道路。提升城市管理服务水平,继续实施排水管网改造、环卫设施更新及景观打造等工程,建设58个垃圾分类示范小区,新增街头游园4处。

——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打造和美乡村新样板。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五个振兴”协同发力,一体推进新型城镇化与西部片区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一是发展壮大乡村特色产业。坚持大樱桃、苹果“双核驱动”,新增设施栽培1000亩以上,改造老劣果园3000亩以上。全力推进晟芳苑智慧物流园、兴程食用菌高效农业等项目建设,争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以上。二是加速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统筹抓好建立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搭建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平台、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5项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既定任务,有序启动镇驻地改造。多层次、多角度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快生态河道治理、农村公路改造、清洁取暖、危房改造等重点事项,不断优化农民生产生活环境。三是切实做好农民增收致富。守牢粮食安全红线,高质量完成粮食种植任务,确保播种面积和产量双达标。全面落实农机购置补贴、粮食种植补贴和农业保险3项保障,稳步做好乡村公益性岗位开发、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高素质农民培育、以工代赈等工作,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推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全面振兴有效衔接。

——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创造群众满意新生活。更加注重保障基本民生,着力增加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统筹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持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完成尚德中学、第二实验小学等学校改扩建工程,年内新增学位1200个以上。深入实施中小学“县管校聘”工作,加大中小学教师交流轮岗力度,促进城乡学校协同发展。优化公共卫生服务供给。推动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年内全面运营,更好满足群众就医需求。通过融资租赁等方式为基层配备一批DR、彩超等设备,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开展“秧歌进城”“戏曲进乡村”等系列活动5000场以上,承办各类专题展览10场以上。高质量举办第十八届中国·烟台大樱桃节、第二届河畔音乐节等大型节庆活动,加快推进途远精品民宿二期等重点项目,推动文旅深度融合。提升民生保障服务水平。深化全域全科网格化服务,持续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加大重点人群扶持力度,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大力发展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优抚事业,动态调整低保标准,保障妇女、儿童、残疾人合法权益,提高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水平。兜紧兜牢“一排底线”。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常态化抓好重点行业领域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有效提升本质安全水平。持续开展河流、山体等生态修复,打赢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快编制修订各类应急预案,强化应急救灾物资储备,切实做好综合减灾工作。加强国防动员建设,强化全民国防教育。筑牢粮食、能源、金融、产业链供应链等“一排底线”,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统筹抓好统计、档案、环保、体育、妇女儿童等其他各项社会事业,不断改善群众生活,营造和谐安宁社会氛围。

各位代表,全面完成2024年工作目标,任务还很艰巨,我们决心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以更大的勇气和决心攻坚克难,开拓进取、努力奋斗,推动经济社会全面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奋力开创福山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崭新局面。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