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烟台市福山区大力实施村级事务规范化管理“阳光工程”,通过搭载体、建机制、强软件,推动村级事务运行公开透明、阳光高效。
发布《进一步加强村(居)务公开工作的实施方案》,是福山区推动“阳光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福山区将张格庄镇作为试点乡镇,在全镇范围先试先行,全面推开村级事务规范化管理。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该镇27个村全部完成清资核产工作,过去20年的村级档案、近3万份资料,按照4类36项检索目录,分门别类、整整齐齐地进入标准化档案室。
福山区整合所有涉农业务,制定《村级组织规范化工作手册》,梳理形成6大类、42项村级事务规范化管理清单,逐项做到主管部门、工作要求、文件依据、标准流程图“四个明确”,同步健全完善《村级“三资”管理办法》《规范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等7项制度,形成一套60页、总计2.4万多字的《制度汇编》,并专门编写了98字的“七字歌”,分批次完成区镇村三级1200余名党员干部专题授课培训,帮助基层看得明白、用得顺手。
每月15日作为村居“集中议事日”,由村党组织书记召集,包片、包村干部到场监督,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程序,对村级事务进行集体决策,累计决策审议1400余项村级事务;对财务支出、承包合同等重大经济事项,实施村居主要负责人、包片班子成员、财政经管站站长、镇长(主任)“四笔会签”,推动监管到位;建立村级事务管理信息库,对重大决策事项全程录像、统一保存。
创新开发村级事务“阳光平台”系统,村级档案接入系统后,村民扫描二维码,即可利用手机实时查询各类村级事务的决策落实情况,实现了“指尖上的监督”。
“阳光平台”系统包括阳光公示、阳光交易、阳光采购、阳光支付四大模块,对群众关注度高、容易引发不稳定因素的重要事项实时集中公示,建立银农直联管理系统,有效控制非经营性支出,杜绝大额现金支付不规范等问题,同时,通过平台在线申请审批办理村级事务,审批各个环节都有迹可循、有据可查,真正让村级事务在“阳光下运行”。群众看得明白,干部干得清白。
实施“阳光工程”以来,全区因村级财务不公开、不透明引发的信访案件明显下降,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